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9节(1 / 2)





  小镇后来发生很多事。

  时下乱世,军阀割据日益加重,短短几年时光,朝廷如一盘散沙,党争,外族时不时来侵,那姓周的毫无治国之才,既无仁心,也无仁政,成日里花天酒地,四处扩建修造行宫,横征暴敛,极度奢侈,百姓们民怨沸腾,纷纷揭竿而起的绿林好汉也越来越多。又时不时会遇上些洪水天灾,渐渐地,就连蔻珠的这家医馆都快要开不下去了。

  每逢遇上天灾闹饥荒的时候,甚至有很多流民跑她这里来抢劫讨食。

  眼下,所有的小情小爱充斥在这些乱世景象里,就如洪水冲走了一粒细沙微不足道。

  小镇大街上乞讨要饭的流民眼瞅越来越多,李延玉在前方也和那些匪贼不停斡旋开战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刚刚打完一战,那倭人又开始叫嚣想趁势出动了。蔻珠和李延玉这一段段颠沛时光里,骤然间全都醒悟明白,他们俩人的这些小情小爱、纠缠恩怨,在这些生死存亡的天灾战乱面前,简直比芝麻蝇头还小。

  很多年以后,李延玉能顺顺当当群雄中称帝,黄图霸业气势恢宏地重新创建,他总也忘不了,蔻珠断字断句,给他说得明明白白的那一句。

  她说:“是个大男人,你就应该好好去收拾你所扔下的这堆烂摊子……你要我原谅你,行,你先去外面干一番大事业再说。”

  那个时候,他不明白蔻珠只是很不想再见他而已,成天围在她身后跟前,各种低三下四卑微求和讨好。

  在这样的大环境里,他应该做的,只是一个大丈夫该做的事。

  于是,就这样带着如此希望与满腔热血和信念——李延玉发誓,他要重新给她打一片江山和天下回来,并亲自双手供奉到她面前。

  他求和的礼物,就是江上,是帝王之位,是天下的太平盛世和百姓安康。

  儿子,自然最后还是交给了蔻珠亲自抚育。

  在这极度漫长的三年时光里,儿子也七岁了,越来越懂事,伶俐聪慧,已经长得像个小大人了。

  李延玉在外,要给蔻珠打天下求和,蔻珠在内,就依然专攻她的手艺医术,安安静静开医馆,给人坐诊看病。

  ——

  陈总兵的女儿时不时还会来医馆走一趟。

  给蔻珠等带来前方一些李延玉的消息。“那次,他差点死,真的,哎,说起来实在太惊险了!”

  蔻珠一惊,儿子李汝直正边上看棋谱。听了这话,赶紧从小凳子上跳下来,道:“陈姨,陈姨,我爹爹他怎么了?他究竟怎么了?能不能给我说说?”

  “小鬼头!”

  陈娇娇手抚着孩子的头温柔地笑。“你爹爹有惊无险,就放心吧,他没事儿!”

  现在,陈娇娇似乎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李延玉那份执着、以及走投无路的单相思,时常跑医馆里来,有时,是对蔻珠抱着嫉妒敌意来的,但两个女子相处着相处着,情敌不知为何,似乎慢慢竟成了闺中好友。

  第七十七章

  盛夏酷暑, 蝉声阵阵,军营中,士兵们即使热得汗流浃背, 也不敢赤着脖子脱下战服,这是军情十分紧张几天。

  陈总兵在营帐中背着手踱步。“总兵大人, 现在, 咱们该怎么办呢?”一个小校尉小声问道。

  陈总兵压着两道黑眉, 始终拿不出个主意。这些年,他女儿陈娇娇不知不觉渐和蔻珠生出诸多古怪的友谊,女儿时不时会将很多军中情况透过他、逐字逐句讲给蔻珠听。李延玉潜滋暗存, 戎马倥偬, 陈娇娇讲给蔻珠的每一句话, 每一道消息,都是刀尖上滚爬, 九死一生。

  陈娇娇或许永远不知道的是,这一次, 李延玉差点一脚踩进鬼门关去见阎王, 却是和自己的父亲有关, 甚至, 是和她息息相关。

  陈总兵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。

  回望这几年里时光, 他盘踞这边关小镇, 和盗匪草寇一直斡旋,久战不下。双方都打得很疲惫, 眼看都处于弹尽粮绝疲乏焦灼状态,最后一次大战,对方惨败,他们赢了。李延玉提出招安计划, 那边,也经三思挣扎过后,终于难得答应。这本应是件非常值得庆贺高兴的事。上次,桃花寨的寨主简槐不慎为他们这边军队所俘虏,受尽折磨,最后,是李延玉为思长久之计,将人给放了。

  这样的放虎归山,算是一个大赌。陈总兵自然怀疑过,不过,这都已经没有关系了。

  简槐后来平安回桃花寨后,开始认真分析起来——他这个人,当年,因朝廷腐朽,失手错杀了一贪官污吏,从此,不得不落为流寇盗匪,算起,他也算是贵族出生的忠臣良将之后。他一心还是想报效朝廷,奈何,身不由己,不得不被逼到桃花寨这地方当起匪头子。可若是,有伯乐愿意赏识器重他,有明君可以辅佐,所谓良禽择木而栖——再后来,他慢慢去打听上次放走他的那李参将,这一打探,简槐便心潮澎湃,万种思量。

  原来,对方的身份是皇帝,是潜困在沙滩的真龙天子。

  “——愿意接受招安!”

  这是他很郑重地、自觉很明智兴奋热血的一个决定。

  简槐的目的自然是东山再起,重振家族声名,洗去身上冤屈,并幻想自己有朝能成为一个如李斯、仲舒那样的人。

  桃花寨内部分化矛盾争斗也日益激烈严重。简槐是大寨主,当然,他愿意接受朝廷招安,但自然便有反对不同的声音。

  断港绝潢的坎坷潦倒穷徒,大多构成这帮匪寇们的主力,这些人厌恨朝廷,受不得拘束,对朝廷早就失去了希望与信任。

  桃花寨这边也分出了三拨人,一拨,中立派,拿不定主意;一拨,是愿意接受招安;而另一拨,则誓死反对。

  最后,他们居然还是达成了协议。

  那坐二把交椅的匪头说,“不行,我还得好好再考察考察这个人。说他是皇帝出生,如果,我们真的愿意接受招安,归顺于他,今后,若是扶持他重新坐回龙椅,他会不会真如信上所说,器重我们?”

  因此,势必要李延玉孤身前往,手上一个兵不带,亲自来谈判,共商今后诸事。

  桃花寨的二寨主是个悍匪出生,此人凶奸狡猾,据说他有三绝,刀绝,剑绝,走夜路不用照灯,眼睛比橇犬猫头鹰还灵。

  ***

  李延玉最后还是孤身前去了。此间会有什么危机凶险,其实,他也是料想过的。

  然而,不入地狱,就成不了佛。他也必须得去。

  “李参将,您请先用茶。”

  李延玉着月白色锦服,腰束革带,将他率先招呼引入议事大厅的是一身穿绿衣的小丫鬟,丫鬟手捧茶盏给他礼貌沏了茶,还有几个喽啰在外面站岗放哨。

  正值炎热夏日,清风寨守卫森严,布局严谨,石头堆砌而成的围墙广阔高助,绵延数里,无论是寨门、哨寨、风火台、兵营、粮仓、跑马道、议事厅的设计,都让李延玉不得不感叹,怪道打了那么年都攻不下来,他们占据好地势位置就罢了,就连要塞驻兵的守防,也是暗藏讲究机括。尤此山寨更兼栈道峭岩,绝壁无它径,当真有一夫当关、万夫莫开的气势。

  李延玉淡淡接过丫鬟手中的茶:“真是好茶,你们寨主什么时候出来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