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5节(1 / 2)





  广陵府那么多商户富贾,治安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,路途中他们轻车简行更出不了事,他又不是真做买卖,倘若岳家的钱庄经营的范围广,有存储的功能,那到地后完全不用再把银子取出来。

  兰香观他神色轻松,语气明快,紧绷的情绪放松下来,随后又叮嘱在外按时用饭,变天记得加衣云云。

  院子已寻好,江家人打算先搬到临时租的房舍里再计划出行游玩,而江沛一早坐在载着银子的马车里,去了传说中的岳记钱庄。

  钱庄居于广陵府最繁华的街道上,古朴大气的牌匾上题着岳记钱庄四个苍劲大字,一旁拓印的是商朝铜钱的图案,人来人往的门口两旁站着负责值守的精壮护卫。

  江沛扫了眼周围,暂时没有看到有人抬着箱子进去存银子的,那他们抬着个大箱子进去会不会太高调了些?会不会引起不好的猜疑,心中思量着要不要只拿出一部分。

  迟疑片刻,让阿九他们在外面看着马车,自己先进去探探情况再说。

  钱庄共有三层,一楼厅堂被镂空木栅隔成两部分,与一些大商号的账房的相似。栅栏外站着一些存取银子的主顾,里面是忙碌着书写记录拨弄算盘的账房先生。

  江沛站在众人当中,注意到若要取回银子,需先递给账房先生一张盖着几个印戳的票券,外加一些额外的铜钱,待账房验证真假后利索的把银子递给了对方。

  存银两的客人则是被询问了些事项后,收银子、记录账册、给票券,从一气呵成的动作中,不难看出其业务程序早已熟记于心。

  只是江沛有些疑惑,现场进行存取汇兑涉及的银两数额几乎都在一百两以下,那像他这样的动辄几百上千两的大主顾在哪里呢办理呢?难道不接受大额存取,应该不至于吧,或许在其它地方,比如在二楼?

  正当他胡乱猜想时,从外面走进来几人,打断了他的思索,为首的是身穿绸衫大腹便便的中年人,紧随其后的是两个抬着红木箱子的小厮,钱庄里面的伙计看到这阵势,立马快步走上前,满脸带笑的把他们往楼上引,

  见此情形,江沛了然的点点头,这应该是所谓高端客户的福利吧。

  一楼的情况大概了解的差不多,具体的情况等会上楼再进行深入了解。于是走出门外,让跟着的小厮把他们车中的银子抬进来。

  同样被殷勤的带往楼上,到了二楼,他发现比一楼厅室开阔不少,靠窗的位置竟还放置两张茶几,上面摆放着茶具,供客人歇脚等候。也许是涉及银两的数额较大的缘故,此处只设了一处窗口。

  由于来的早,二楼除了江沛,排在他们前面只有刚刚进来了那一位,事情还没办完。江沛神态自然的走到案几旁,撩开衣摆坐下来,不用阿九上前为其斟茶,已有钱庄的小厮自觉的上前提起瓷壶倒水。

  不到一盏茶的时间,便轮到江沛了,起身走到做工精致的木栅栏窗口,坐下为其准备的红木椅子上,即使他迫切的想知道钱庄经办的都有哪些种类的业务,但还是微笑着点头示意,沉默着等对面的人开口询问。

  “敢问老爷您贵姓?”态度显然比对一楼的那些人要客气许多,江沛见其只是问姓氏,没有要求拿出证明身份的凭证文书。觉得没有隐瞒名姓的必要,笑着答道:

  “免贵江。”说完依然不开口。

  里面的账房也被他的行为弄的一愣,一般主顾在回复完后,会接着说明自己的来意,不过很快反应过来,继续进一步的询问:

  “那请问江老爷你是异域兑换,还是在钱庄积储?”江沛微微一惊,不过很快敛去异样的神色,他一直以为岳家钱庄顶多经营的是汇兑生意,没想到已有储蓄这个业务,那是不是预示着还能放贷啊。

  “我今日来此是为能在江州县兑换银子而来,不过下次则不一定了,请问积储千两息钱几多?”为防表现的太过异样引起对方的怀疑,故意绕了个弯。

  “月息三两。”江沛颔了颔首,装作突然想起来似的随口复问道

  “积储一年与积储五年息钱可有差别?”按照常理应该是有的,存的年限越高息钱越多。

  对面的人怔了怔神,动了动嘴想做说什么,最后还是摇摇头,表示都一样的。岳家钱庄近一两年才开张经营,为能取得府城百姓的初步信任都费了好一番心力。

  通存通兑也是最近半年来,才迅速兴盛起来得,有关积储方面的买卖比兑换进展起来更加缓慢,试想百姓家里的存银谁不愿意在自己手中握着,放在别人荷包里,太没有安全感,万一携银逃跑怎么办。

  是以当初岳家人商榷息钱时,只暂定月息,年息提出来意义也不大,至今愿意把银子存储在钱庄一年以上的主顾还没有呢,江沛是第一个问这样的问题。

  江沛也发现自己提的问题有些突兀,装作遗憾的叹口气后,直接让其帮自己办理通存通兑交易,双方核准好银两数额,账房先生在浅棕色的纸张上书写存银数据凭证,同样连盖三个不同的图章,郑重的交给了江沛,并收取了五两兑换钱。

  接过票券后,江沛用手感知了纸张比普通的宣纸要绵厚不少,上面还印刻着岳家的商号标记,书写着字迹工整的收银凭据,只是印章不知道代表着什么。

  他小心的把相当于两千两银子的纸张折好,放在贴身的口袋里,没再打听什么,直接准备出发到要兑取银子的地方。

  第142章 钱庄(二)

  江州县距广陵大约两天的路程, 马车上没了大额银两,江沛精神上没什么负担, 加上对岳家钱庄的了解不少,已猜了个大概。

  一路上悠悠然的坐在马车上欣赏着江南的春景, 不时的还兴致盎然的听身旁的小厮讲述江州县的人文风情。

  该县是出名的鱼米之乡, 百姓多是种桑养蚕大户, 以其丝绸闻名于广陵乃至整个商朝, 商业很是繁盛, 听李云阳说岳家在这里设立了第一个钱庄分号。

  到地后天色已晚, 江沛打算第二日再去钱庄, 让跟随而来的小厮们回房歇息, 觉得此时的精力还好, 自己出门转悠。

  他不知道这次朝廷派到此地彻查伪银一案的都是什么人,应该也有像他一样伪装的私访人吧。

  暮春时节,虽临近傍晚,但这个小县城的街肆上还是人声喧嚣, 行人络绎不绝, 太阳落山,晚风拂面,空气中充溢着雨后的清新。

  江沛漫步在弥漫着烟火气息的青石路上,思绪渐渐的转到钱庄上来, 这次公差回蒲阳,根据祁越话中的意思,相信过不久朝廷便会提议重印交子, 在民间推行使用。

  这一点是祁越早已想到的,联想到这次广陵的任务,他觉得朝廷应该是在下一盘金融大棋,那自己在其中能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呢?

  钱庄能在农、商、手工业都特别发达的广陵被百姓认可接受,说明是时代发展推动的结果,再加上这次伪银案的发生,凭着现有官府的公信力,如果此时以朝廷的名义在各府县设立钱庄。

  现今商朝的商业膨胀式的发展,税银收入远远大于支出,存储在户库中闲置着,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,最好的方式是在确保国库存银一定数量后,把多余的投放到民间,应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。

  依照目前的条件媒介就是钱庄了,这样以来钱庄与交子相互弥补不足,更好的为百姓服务,具体如何施行,旦看汇报后祁越如何决策了。

  走了长长的一段路后,已到吃晚饭的时辰,江沛本来要就近随意选一家食肆的,可拧眉顿了顿,寻问路人周边是否比较有名的酒楼,得到热心的指路后,抬脚朝前走去。

  “客官,您的要带走的菜肴点心都装在食盒里了,连酒钱拢共二两八百文!小的帮您拎下去。”

  江沛觉的这家的菜确实不赖,鱼更是鲜美的不行,配着店家的桃花酿,真是一绝,想着跟随他而来的阿九几人,便点了几道菜给他们带回去,也是自己的一份心意,还有一个原因是,消费少了没法找零。

  点点头,随着伙计到一楼柜台处付银子,他特意拿出一锭五两的纹银,交给笑容满面的掌柜。

  因饭钱二两多,没法从银锭上切下来一块,只能重新找碎银子于他。这也是江沛的用意,他想知道广陵的伪银在世面上流通到什么程度,是否被百姓广为使用。

  掌柜用手掂掂了银锭,捻了捻,确定后,用戥子开始称银块,找钱给他。

  “客官您数数二两二百文,拿好慢走!”江沛接过银钱直接装进了袖袋里,拎着从一旁店伙计递过来的食盒走出酒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