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3节(1 / 2)





  舒曼若无其事地一笑:“我这哪里大了,你看翠娥嫂子。”那架势,她一个人都行。

  杜鹃看了一眼,却在在心里摇头。

  这怎么能比。

  一个是农村里干惯农活的人,一个是城里来的知青。

  杜鹃本来还觉得等开了春,自己少不得要帮着点舒曼呢。

  现在看来,怕是她想多了。

  舒曼趁杜鹃不注意的时候暗中又试了试,她发现自己的力气差不多是回来了,或者说是她自己本来的身体回来了八成,要说多厉害肯定没有,但作为极限运动爱好者,徒手攀登的事情没少做,这就十分考验一个人了,至少力气绝对不能小,否则如何负重身体。

  舒曼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,但总归对自己来说是好事。

  雪停的第二天,房子又重新动工,不过半天就全部完成。

  张大娘带着儿子媳妇帮着打扫擦洗,喜子和春花就在屋子里跑进跑出。

  被嫌弃屋子小,人多都不能转身的李翠娥拍了几拍,指挥着往院子里去玩。

  舒曼绕着院子里里外外地看了一遍,除了自己要求地多了一个灶口、橱柜饭桌这些,在房子的后面还给围了一个猪圈,旁边则是一个鸡窝。

  等开了春,买一头猪和小鸡回来,就都能用上了。

  舒曼看得满意极了,这八十块钱花的太值了。

  因为屋里还空着,张大娘不让她住下来。

  舒曼算算日子,男主角应还在来红旗村的路上,就答应了。可也说了等东西买齐了,就一定要搬出去。

  张大娘也答应了。

  就在舒曼等到腊月初八这一天,准备跟生产队的人去公社的时候。

  上海舒家,舒母用笔在挂历上又打了一个红圈后,沉闷地走到饭桌旁边。

  “舒安,你吃过饭后去邮局再看看有没有你妹妹的信,都这么多天了。”从火车出发到现在已经有小半个月的时间了,偏一个消息都没有,舒母日夜都在担心。要不是老大的身子实在不好,就算舒曼报了名,她去跪求也得把这事给拦下了。

  可没办法,不是做娘的偏心。

  只是农村那个地方,舒安一去,只怕养了十多年的身体要废了。

  舒父的工资大半可都是花在舒安每年看病上面,好在情况还是不错,只要再好好养上几年基本上就和正常人一样,可以娶妻生子,也不担心天气一个变化,人也跟着大病一场。

  然而下乡的事情,舒安不去,家里总得有人要去。

  除非舒家不要城里的户口了,齐齐往农村搬去。

  可这年头,只有想法子往城里去的,哪有还往乡下走的。就是一家人去了乡下,怕是也没几个能干活,到时候不说能不能填饱肚子,就是钱也攒不下来。

  “妈,你放心吧。算算时间,妹妹应该才到没多久,不是还得安顿一下嘛。等她腾出手了,就拍电报回来了。”舒安说起舒曼心里也是抽抽的疼,自打妹妹去当知青,整个舒家就一直处于低气压中。

  谁也没有想到,一向乖巧懂事不说话的人却是突然往家里丢了一个炸/弹,猛地把人炸晕了。

  等缓过劲,事情根本再无更改的可能。

  一家人忍着心疼,想着法子让舒曼下乡的日子过得好一些。

  就连舒曼带走的那笔钱,都是舒家全部的家当了。若是舒安再生病,都没有钱去看病,只是舒曼是不知道的,一家人都瞒了她,让她以为家里还有不少钱。

  有时候,舒安也埋怨自己的身体拖累了家里。

  否则哪里轮到妹妹替自己下乡。

  “妈,过完年,我打算去上班。”

  “不行。”舒母不等他说完,立刻就不同意:“上什么班?家里还养得起你。你要是没事做?就在家里给你妹写信。”

  舒安哪怕知道妈妈是因为担心自己,还是有些哭笑不得。

  写信才多少工夫?

  他总不能从早坐到晚就是为了写封信吧。

  “妈,我问过了。不是去车间上班,是坐办公室的。我在家里也是坐着,还不如去厂里,还能赚钱。到时候就能给妹妹多寄钱了。”

  他可是听说知青在农村生活的很不好,但凡家里有在外面的知青,每个月都要缩衣节食地寄钱寄全国粮票过去。

  舒安知道后,第一次找上老同学,求着人家帮忙,才知道手套厂招一个临时工记件,一个月有几天是坐办公司的因为要对账,但其他时间就地在车间里。

  这点,舒安是不能说的。

  说了,舒母肯定不答应了。

  就是现在,舒母也没有答应,但等晚上舒父下班回来,还是说了这件事情。

  舒父下意识抽出口袋里的香烟。

  “怎么又要抽上了?要少抽点。”舒母埋怨地去开了窗户。

  舒父轻轻嗯了一声,举着火柴半天没划,一会儿站起来,敲了敲隔壁的房门。

  舒安一直没有睡,就是为了等舒父过来。